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顺利构建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一次可以存储100个量子比特,建构了世界最低水平。该成果公开发表在10月15日的世界知名学术期刊《大自然通讯》上。 量子通信被指出是意味著安全性的通信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个光子加密装载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展开传输。目前量子通信不能超过百公里量级,要构建千公里以上的长程量子通信则必须基于量子存储的量子中继技术。
目前早已构建的量子中继方案,长程发送到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所须要时间在分钟量级以上。 减缓传输速度有两个办法,一是使用确定性单光子源,即利用单个原子闪烁,每次只升空一个光子;二是利用多模式存储,即一次存储就可以遗多个量子比特,而普通的量子存储一次不能遗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 李传锋研究组通过两年的希望,从上百个人造原子中寻找闪烁波长与固态量子存储相匹配的一个人造原子,用它作为光源产生确定性的单光子,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5米外的自律研发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中展开存储,并测出存储保真度为91.3%。在此基础上,他们更进一步实验构建多模式的量子存储,一次可以存储100个量子比特,建构了世界最低水平。
李传锋讲解说道,基于该技术,可以使长程发送到一个量子比特必须的时间延长到毫秒量级,即传输速度可以提升四个量级。同时,该成果还首次构建了两个固态量子节点,即固态人造原子光源与固态量子存储器的接入,向构建全固态量子网络迈进了最重要一步。
本文来源:奥门新浦京网999-www.jamacompetences.com
11925650037